关注我们:

搜索
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

[天门]天门夫妇照顾前妻哑哥25载 大义谱写人间真情

2011-5-14 08:23| 发布者: 柳落月| 查看: 1784| 评论: 0|原作者: 刘春斌

摘要:   在天门市岳口镇新堰口村5组有一个特殊的家庭,村民黄文艺与妻子覃兆芬25年来,无怨无悔照顾黄文艺前妻的聋哑哥哥熊伏清,在当地被传为佳话。昨日,记者采访他们时,黄文艺、覃兆芬说,照顾好哑哥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。
  在天门市岳口镇新堰口村5组有一个特殊的家庭,村民黄文艺与妻子覃兆芬25年来,无怨无悔照顾黄文艺前妻的聋哑哥哥熊伏清,在当地被传为佳话。昨日,记者采访他们时,黄文艺、覃兆芬说,照顾好哑哥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。

  1974年,时年24岁的黄文艺到天门习桥村姑娘熊银香家做了上门女婿,熊银香的母亲和聋哑哥哥熊伏清随他们俩一起生活,后来他们生了两个女儿。1984年,熊银香不幸去世,妻子临终前,黄文艺承诺:我会照顾岳母与哑哥一辈子。

  1986年,黄文艺与宜昌五峰长阳地区土家族姑娘覃兆芬结婚,他们俩婚前约定:共同照顾这两位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“亲属”。

  婚后不久,黄文艺前妻的母亲去世了,夫妻俩按当地习俗,风风光光将老人送上了山。祸不单行,第二年聋哑哥哥熊伏清从一座桥上摔下头部受了重伤,一度昏迷不醒。为照顾哑哥,他俩每天轮流在医院守护,当时正碰上农村“双抢”季节,为了抢收麦子抢插早稻不误季节,他俩起早贪黑,每天从医院回家还要到地里忙到深夜。两个多月时间,为了给哑哥治病,黄文艺将自己的积蓄花光,最后出院时,向银行贷款1000多元,才交齐住院费。

  1990年10月,黄文艺全家带着熊伏清离开习桥村,回到老家新堰口村。当时有乡亲提议让熊伏清一个人在习桥村居住,但黄文艺、覃兆芬说,聋哑哥哥没有兄弟姐妹,母亲也不在了,虽然吃饭穿衣能自理,但需要人照顾,这是他俩的责任。


  当时全家人的生活来源,全靠种2亩水田和一块不到2分的菜地,有时候连买包盐的钱都没有。尽管家里如此拮据,夫妇俩依旧对聋哑哥哥不离不弃。直到去年,覃兆芬在村里做了保洁员,黄文艺在村里的小超市做起了搬运工,夫妻俩每个月能收入1700元,而且,村里还为熊伏清办了农村低保,一家人的日子总算过得好些了。“照顾哥哥这么多年,你觉得苦吗?”记者问黄文艺,“哑哥性子倔而且经常发脾气,有时我也觉得憋屈,但人要凭良心做事,我不后悔照顾他这么多年。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,和和气气,劲往一处使,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!”黄文艺说。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论坛说明: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,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,均由用户自行承担,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。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!客服电话:0728-3319567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 ( 鄂ICP备12003601号-5 )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

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: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
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
返回顶部